小米跨界新零售?懶人便利商店打造吸睛IP
核心導讀:
1、懶人便利商店是什么?
2、小米跨界新零售?
3、便利店何去何從?
近日,隨著北京米糖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獲得千萬級A輪融資,其“懶人便利商店”項目進入多方目光聚焦范圍。根據天眼查數據來看,這已經是米糖文化自2017年以來獲得的第四輪融資。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最早一次2017年8月的天使輪融資是由順為資本和小米集團聯合投資,隨后2019年3月第二輪融資的投資方則是來自屬于小米生態鏈企業的悅米科技。如此來看,米糖文化作為小米生態鏈中唯一一家文創類企業,可謂是異類中的異類了。
01 懶人便利商店
米糖文化成立于2014年4月,網站資料顯示,其對自身的定義為“小米布局在兒童玩具領域的生態鏈成員企業”,并不直接涉及任何新零售元素。而隨著近日新一輪融資被廣泛關注的“懶人便利商店”則作為超級IP與兒童玩具MITA品牌,生活方式MITOWNLIFE品牌等同屬米糖文化旗下文化創意相關項目。此外,小米十周年時,眾多“米兔”形象周邊玩偶正是米糖文化的作品,也是該公司目前知名度較高的產品,目前來看懶人便利商店或將成為其新的爆款IP。
懶人便利商店實際上不同于其字面意義,并不是借助當下“懶人經濟”為懶人量身打造的便利店,而是以“懶”為核心而打造的文化創意。其作為場景類創意IP自問世以來,一直通過有代表性的角色設定和內容,圍繞當下年輕人生活中的文化氛圍和新鮮聲音進行新產品和新消費場景創造。
根據其官網內容來看,該項目近年來一直在線下以類似“快閃”的形式舉辦限時營業活動,目前來看出圈程度一般,不過其IP形象確實吸引到一部分年輕受眾。但就其名稱中的“便利商店”而言,比起傳統意義的便利店,該項目更像是主打文創產品方向的變種便利店。
懶人便利商店部分線下活動海報
從懶人便利商店各線上平臺來看,其店內銷售的多為盲盒手辦潮玩類、美妝類、服飾類、零食飲品以及各類跨界聯名產品等。其線下活動中,銷售的也多為網紅潮品以及與多領域品牌跨界聯名合作限定發售的美瞳、咖啡、t恤等商品。換言之,懶人便利商店里的商品對懶人來說并不便利,以至于有顧客坦言:“對懶人來說,不提供到家服務和日常剛需商品的都不能算便利店”。而作為文創類商店,其店內SKU剛剛過百,和同類型店鋪動輒上千甚至近萬的SKU數相去甚遠。
除商品品類不多外,懶人便利商店的商品鋪設路線也不像傳統便利店那般盡力覆蓋日常生活場景,其商品跨度較大,雖然食物飲品、服飾雜物、智能3C等商品均有,但其稀少的SKU很難支撐起便利店框架,反而是以其原創IP手辦作為核心銷售產品。這類產品的功能性較低,顯然和傳統便利店的經營理念有較大差異。
有業內人士認為,單從戰略意義上來看,這種先打造IP再做門店的路線能很好的保證門店差異化競爭力,這對傳統便利店來說也有著一定借鑒意義。目前來看,剛獲得融資的米糖文化尚未做出反應動作,其公開的招聘信息也還停留在今年4月,但 “小米生態鏈成員企業”的標簽注定其將持續收到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02 小米跨界新零售
據悉,目前懶人便利商店僅在深圳、杭州等城市開設有寥寥幾家長期線下門店。曾經涉足過的廣州、上海等地皆為25天左右的短期限時經營,這顯然不利于培養消費者的品牌認知,也即所謂的“不夠出圈”。但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米糖文化一直以來的試水行為,未嘗不是肩負著小米進入新零售以及文創領域的戰略意圖。
有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我國便利店數量驟增,競爭激烈程度直線上升。與此同時,我國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也日新月異,大家除了對商品本身的關注外,對購物體驗的關注度也明顯增加。在這種大環境下,差異化競爭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一般來說傳統便利店為此作出的應對都有雷同之處且效果較為有限。
對大多數日系便利店而言,從選址環節開始就將目標用戶確定為年輕的公司白領,隨后根據該目標群體的消費習慣,為其量身打造商品構架。一方面舍棄社區消費群體,諸如米面、糧油、調味品等類商品盡量少陳設甚至不陳設。
另一方面針對白領需要輕餐飲的特點,便利店引入便當、飯團、面包、冰淇淋、飲料等產品,進一步也有在店內設置餐飲區供顧客就餐、小憩的便利店;而對于年輕人追逐潮流的喜好,部分便利店則選擇在有限的貨架位置上陳列各類網紅零食,網紅飲料,網紅面包,并通過品牌的取舍來進一步增加差異性。
此外,便利店還會通過幫忙打印、擺放共享充電寶、提供熱包子、關東煮等各項增值服務來增加用戶粘度。而米糖文化的懶人便利商店則是通過走IP路線,在產品之前先塑造了其品牌形象,隨后的產品自然也都將圍繞著其IP來打造。這樣可以較大程度地確保其差異化競爭能力,對顧客的留存度也有很大的提升,總的來說,為其后續在零售方面的動作打下了基礎,也提供了近乎無限的可能性。
03 便利店發展方向
在今年年初,北京市委主辦的文化消費活動上,懶人便利商店創始人張嘯吟作為獲獎品牌方坦言:“文化消費品牌創新不能拘泥于純線下模式。”隨著新一代互聯網資本的入局,“變種”便利店在線上的競爭也將拉開帷幕。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行業報告顯示,我國消費市場仍然存在提升空間。目前國內消費GDP占比為38.8%,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消費占比則均在50%以上,而且我國第三產業占總GDP比重為53.9%,距離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提升空間巨大。
報告中還提到,2019年,中國便利店數量從2015年的9.1萬家增長至13.2萬家,復合增速近10%。門店數量占比來看,排名前三的是易捷、昆侖好客和美宜佳,其中易捷和昆侖好客均為石油系便利店,借助加油站網絡進行全國布局,行業集中度較高。
傳統的便利店作為銷售即時性商品為主的小型零售業態,通過線下的場景布局,天然就帶有和顧客高親近度優勢,此外其購物方便、經營時間也夠長,這些特點共同構成了線下便利店獨特優勢。
而懶人便利商店圍繞當下年輕人生活中的文化氛圍和新鮮聲音,捕捉其中“懶”、“潮”等關鍵元素,進行新產品和新消費場景的創造。通過IP展現生活態度,并移植高度凝練后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場景,在線上和線下同時打造出和同類高度分化的另類便利商店,從提升競爭力的角度而言,總體來說,小米這次創新性試驗,對各傳統便利店或許可以有所啟發。
關于CLE中國授權展
作為亞洲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專業授權貿易展會,中國授權展(China Licensing Expo)由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自2007年開始舉辦,至今已成功舉辦14屆,被公認為在中國市場上開展授權業務的最佳商貿平臺。為國內外最具影響力、最熱門的IP授權項目提供了與各行業優秀制造商及零售商面對面深入溝通的機會。
關于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
協會成立于1986年,是中國唯一的全國性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社團組織,是中國政府指定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在國際玩具工業理事會(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監事會成員,同時,也是政府、企業、媒體和消費者認可的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的代言人。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會員包括在中國境內從事玩具、嬰童用品、模型和游戲的生產、銷售、設計、檢驗、教育等相關業務的跨地區和跨部門的各類企業。
本文分享生鮮榜,不代表本平臺觀點,轉載好文目的在于增進業界交流。掃描二維碼關注【CLE中國授權展】訂閱號了解更多行業資訊。CLE中國授權展2021年10月19-21日上海開幕。